- A+
今天去山东大学工业设计论坛上面看的时候,发现王老师关于“谈谈人生设计和选择”的话题说的很好,对我感触很深,我决定原文摘抄如下:
设计这个词可以用在软的领域,比如说人生。 最近论坛上有很多同学问:该不该考研?该不该跨专业考研?这些问题很具体,具体到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所以要做这样的选择题,应该先做一道关于人生设计的解析题。 1、调研与分析 这是人生设计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把它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 第一步:关于自我的调研。拿出一张纸,列出自己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并尽量写得具体。可能会有同学憋了半天写不出几个字,那就要反省一下了。古人说:日三省己身。这话说的未免有些太缩手缩脚,但思考是人的天性,不要轻易丢掉。 第二步:关于环境的调研,就是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还要了解哪些是别人普遍具备的能力(比如英语,在20年前可以单独看作是一种很重要的特长,现在则需要和其它能力综合考虑),哪些又是大家必须具备的能力(比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三步,通过上述分析,在你和环境之间找到相通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个非常重要)确定人生的基本定位:你将来希望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上小学的时候每位同学都写过《我的理想》,而等你真正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为什么会感觉理想离自己越来越远哪?我相信,当你确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你已经离它越来越近了。 2、方案的构思和完善 我1995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之后,曾经做过很多的自我人生方案的设计,也不乏做过一些尝试。我在中关村做过视频设备的销售培训,在一家台湾的著名游戏软件公司做过企划,在广告公司做过创意总监……但是人生没有SAVE & LOAD,差不多用了十年的时间,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我真正适合的,我愿意在我现在的工作中做好自己。 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可能有无数种不同的方案,你也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找出你所希望的一种,并使之具体化。但是在方案的进行过程中,你也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和完善。 就考研来说,我反对的是一拥而上的盲目的跟风,我支持的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的慎重决定。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读研也许不像你想象中那样,导师也不能在所有的问题上都给予你满意的答案,读研和就业相比,差距也许只是多读了三年书,读研的目的在于通过多读了三年书能够使你有更多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讲: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我把它理解为,就是你设计的人生产品最终投产,获得了你所期望的效益。
王老师的比喻是多么的亲切呀!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