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No Pains,No Gains. 不劳无获。
记得最早接触这个英文词汇的时候是在初中一年级。 当第一次看到这简单的四个单词的时候,自己竟然会欣喜若狂了好一阵子。还把这四个字母刻在书桌上和自己的每本书上,以示激励。 而如今,整整10年过去了。而这逝去的十年当中,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这变化,也包括我自己。 好久没有在小麦收获的季节回到老家了。这次刚好趁着老姐结婚的时刻请假回家,遇上了许多喜事、好事和大忙事。 因为,现在,正是家乡的收获的季节... 回到福州之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小麦收获的季节叫“三夏” 。也许我曾经知道过,但是现在,却被我遗忘了。 我试图求助于百度,搜索到的答案如下:1、“三夏”是一年中第一个大忙,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2、“三夏”,是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 此刻,我终于明白了。我也终于明白了发展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性了。 记得10来年前,那时家中我们兄妹三个都还小,家里的田地又多,当时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不高,所有的农作物的栽培和收割,全部是手工。家里10来亩的小麦的收割,也完全是爸妈手工劳动的结果。 记得那时,为了多割点小麦,当然也是为了减少在太阳下劳动的时间,爸妈一般在早上4点多钟的时候就起了床,拿起镰刀,摸黑的去田里割麦去了,而此时,我们兄妹三个也完全都还在睡梦当中。这样一天下来到晚上8点多,爸妈两个人能够手工收割3-4亩的小麦。慢慢的等我们长大了一点,会干活了,小麦收割的时候,我们一家五口子经常的在一起奋斗。当时,帮父母分担的心情是非常的喜悦的。 小麦割完了,还要用架子车把小麦都运到“场地”里。期间,也要经历好多:首先要用叉子把小麦一叉叉的装上车,人工去拉,再一车车的运到场子里,卸下,再去装。昨天妈妈跟我将,当时爸爸他们两个在运小麦的时候,经常遇到装麦子的车被风吹翻的时候,而此时,又要重新的去装,小心的去拉。妈妈说这些的时候,我认真的听着,期间也在回忆,因为她讲的我也都知道... 我这里所说的停放小麦的“场地”,就是类似于北方的“打谷场”之类的地方,而在我们家乡那里,也叫“打麦场”。小麦被集体运到打麦场后,再被一层层的摊开,在烈日下暴晒几天,等基本全干之后,再用牲口(或者农用拖拉机,这个是后期更先进的做法)拉着一个石磙来回的在场地里运动,直至把麦秆上的小麦全部“碾”下来。之后用工具把麦秸挑走,剩下的就是小麦和部分细小的麦秸了。然后再在风中把麦子连同麦秸一同的扬一下,这样,麦子和麦秸就完全分开,剩下的就是金黄的小麦,等到在场子里面晒干,就可以装进袋子里,运回家囤积起来了。 当然,这种在打麦场上用石磙压小麦的属于早期的劳动过程,再到后来,慢慢的有了打麦机,是用发动机带动或者带电的那种。小麦被运至场子里之后,堆成堆,在用打麦机把麦子一捆一捆的打碎,把麦粒和麦秆分开来。再到后期,随着打麦机的进化,打麦机也会越来越先进,打麦机打完之后,几乎可以完全将麦子和麦秆分开,为农民节省了不少工夫和劳动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型的联合收割机慢慢的出现了。但是在初期阶段,这种收割工具仍然属于奢侈产品,只有那些家里略微宽裕的农民才能够用的上,家里不太宽裕的农民,大部分仍然是使用上述的纯收割或者办机械化阶段。 当然,早期的联合收割机可以直接在田地里将小麦收割打碎,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它仍不可以完全将麦粒和麦秸完全分开,收割完成后,仍需简单的在场地里将麦子在风中扬一下,这样出来的小麦才干净。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一步飞跃,联合收割机的种类越来越先进,当然这种机械的个头也越来越大。他不但完全可以将麦粒和麦秸分开,而且还可以在田地将麦秸完全打碎并扬在麦田里,落叶归根,化杆为肥。而目前在家乡,几乎所有的农户都是使用的这种机械。 记得小时候,家里10来亩地,要完全收割几乎要半个多月的时间,而现在,同样的十来亩地,只需半天的时间就颗粒归仓了。以往要在麦田里奋斗好久,而现在,几个小时就搞定了。可以看得出农业科技现代化对农民的帮助是很大的。 废话不说,在别人忙着收割时候,我却拿着相机,拍摄和记录了这些,虽然不是很专业,但是仍能表达出我被家乡、对家乡父老乡亲、对仍在家乡奋斗的爹妈的厚爱。请点击看图。 收获的季节,虽然很劳累,但是农民们的脸上仍然写满幸福的笑容。虽然今年由于干旱收成并不是很好,但是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即将实现,谁又能不欣喜呢? ... ... 其实我是最不擅长煽情的,尤其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因此,我也宁愿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回忆录或者记叙的过程,从某个方面记录出我家乡的变化,记录出我家乡人的变化。 是以记。
简单是快乐,放弃是拥有,平淡才是幸福。
家乡的蓝天,其实一直都蓝的,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大片的云,比福建这边的云还好看! 金黄的麦穗,代表着收获的季节。 一望无际的麦田,可以隐约的看到远处长在忙碌的收割机。 紧张忙碌着的联合收割机。 正是由于这种现代化工具,农民才可以减少不少的劳动。 工作中的收割机。 正在收割和已经收割的麦田。 我的家乡,豫中平原。 可以看到一片金黄和一望无际的麦田。 颗粒归仓。小麦被迅速的收割,并运往家里。 有了农业现代化,减少了不少时间和劳动力。 金黄的麦粒,颗粒饱满。 虽说前几个月很旱,但是爸妈都连夜把我们家的小麦灌溉了一下。 10亩来地,两个老人用了2天2夜的时间才灌溉完。 之后,爸妈都说很累,我对老人说:你们真的老了。 永远闲不下来的爸妈... 在小麦将成熟的前段时间,为了敢季节,农民一般要提前在小麦的里种上下季的玉米、花生、大豆和其他农作物。 爸爸说,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重要,有时候相差几天的时间,收获的时候差别就很大。 爸爸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爸爸也可以称得上一个“农业科学家”了。 我问妈妈说,提前种上的玉米,不怕在收割小麦的过程中被收割机和人踩坏、踩死吗? 妈妈说,不会的,他们是“铁杆庄稼”! 铁杆庄稼,可见植物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 一排排的玉米,都被压在了联合收割机的脚下... 向奋斗在“三夏”季节里的父老乡亲、爸爸妈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