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如写作

  • 4
  • 535 views
  • A+
所属分类:未分类

设计如写作

在设计时自己就是一个理论。

小的时候,很害怕写作文,尤其是考卷上的命题作文。尽管在语文课上,老师已经教了诸如“总——分——总”之类的文章结构,“排比、比喻、拟人”之类的修辞手法,以及不断积累的生词和短语……还是头疼,也许是因为对于所给的命题太过生疏,连编都不知道如何下笔;也许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学会怎么样思考。 直到后来,回忆起从前总是以满篇堆砌华丽辞藻、摘抄名人语录为作文标准的经历,这就是自己最早对“形式主义”的体会。用来搭建作文的这些元素,即使再华丽,也显得生硬;学自别人的说话语气,尽管很有道理,还是驾御不了精髓。 模仿,是一种学习的捷径,不会的时候习惯去模仿,但是,最终还是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说话。命题作文写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去写日记,当生活中的感动积聚到一定限量的时候,开始尝试着发出自己的声音。 学习设计的时候,面临了和小时候同样的难题,对设计中的“命题作文”缺乏信心,形式主义的拼凑,笨拙的移花接木。其实,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并不难懂,从平面构成到色彩构成;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则也不复杂,只是一句“对立与统一”。对设计的不自信,是因为对“灵感”这个词语的误解。 设计是心灵的活动,设计的程序往往需要最后灵光一现的降临,但是,憋闷,辗转,涂改……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开始怀疑,一幅比较满意的作业只能依靠自己直觉上的“看得顺眼”作为完成的标准吗?“道可道,非常道”,学习设计之门在哪个方向? 笨鸟,先要承认自己的笨,然后扎到故纸堆里寻找答案。答案总是不肯轻易抬头,古人说话又总是喜欢意会。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把它理解为:创新,来自于历史。 世界上也许没有总是心有灵犀的人,但总有比你跑的快、比你做的好的人,费劲心思想的一个点子,突然发现已经被他人实现成经典。老人常说,读史明知。我认为,这至少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头脑风暴,会比闭门造车让自己更快远离沮丧。 “80后”,我是其中的一员,这是一个曾经受到大人们质疑的群体,以为我们扛不起传承的重担。我想说,我们还是可以的,对文化的理解就刻在我们的血脉里,等我们长大,这些遗传的基因就会突现。中国设计,是我们自觉的选择,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热爱。写不好设计中命题作文的时候,我就写设计日记,因为它同样是一种积淀。 老师说,最有营养的东西,是那些越是枯燥的东西,慢慢走啊,慢慢去嚼。

Learn by doing ,Learning by thinking about what we do.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